五通桥,宋以前名东沮津,宋朝至清雍正时名四望关,清乾隆后称五通桥。
五通桥的得名众说纷纭,而具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因“庙”、“桥”得名。乾隆五十八年(1793),今两河口修建“老桥”。翌年,在老桥附近的竹子街修建“五通庙”,因此得名“五通桥”。
(二)由“一桥五洞”得名。此桥名“新桥”,建于清嘉庆初年,毁于十九年(1834)。清咸丰、光绪年间,再次修建,均毁于洪水。据《犍为县志》载:“新桥有五个桥洞”,故名“五洞桥”,于是由“五洞桥”呼为“五通桥”。
(三)由“五座桥”得名。一指横跨在茫溪河、涌斯江上的五座灯笼桥(在今埂埂井、上堰埂、高坝子、四望关、杨柳湾),民间亦称“明五栋”;一指从两河口至梅子坝有五座石板暗桥(在今两河口、庙儿坝、锁龙桥、川主庙、梅子坝),民间有“过桥不见桥,泛舟河中瞧”之谣,称作“暗五栋”。“明五栋”、“暗五栋”皆有“五座桥”之意。当地方言以“栋”为桥的量词,把“五座桥”叫做“五栋桥”,“栋”与“通”音相近,故名“五通桥”。
(四)以桥名得名。乾隆五十八年(1793),五通厂集资修建了一座石拱平桥,定名为“五通桥”(今称老桥)时指桥名,随着盐业的发展,桥的作用、地位越来越明显,逐步由桥名演变为大地名,遂以五通桥著名。
上述说法,以桥名之说最可信。
考证五通桥区名,应从盐业的发展说起。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永通厂(今井研王村乡)井涸,产量无多,日益衰落。清乾隆九年(1744),井灶逐渐移至红豆坡、辉山井一带。在红豆坡骡子坎(今名老井坡)打通第一口盐井后,接二连三地出现新井,然后向四周发展,先后于红豆坡、辉山井、鲝草滩、柑子桥、平坝、青龙嘴、杨柳湾等地掘井,这一带很快成为产盐中心,据嘉庆《犍为县志》载:“乾隆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招灶民杨一贡等开井1120眼,煎锅1617口”。实地考查,当时掘井大多分布在五龙山(今多宝寺)周围。据《四川盐政史》载,五通桥产盐的发源地,是五龙山下的老井坡油井坡、先家沟、平坝等地。传说五龙山上有个龙池,池壁上方有个龙头,从龙口里吐出龙泉,常年不断,人们叫做“五龙吐泉”吐出清泉,流入茫溪河,养育千家万户;吐出咸泉,盐场兴旺,万民乐业。时五龙山名声大噪。
随着盐井的不断出现和产盐规模的扩大,各井灶业主大都选用一些带有祈祷色彩或吉祥如意的单字拼合成牌号,如“通顺隆灶”、“福裕灶、“益兴灶”、“大丰灶”、“多生福灶等,并用同样的方法为这一带的盐场取名。由于民间流传“五龙吐泉”的传说,而五龙山又地处产盐中心,因此取五龙山的“五”字;加之井灶业主大都来自永通厂,为延续永通厂的繁荣、兴盛,而取其“通”字,由此组合,将红豆坡、山井一带盐场,定名为“五通厂”。20纪60年代初,五通桥盐厂柯愈文在工农街小学处,发现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的一块石碑,碑上有“五通厂”的记载。1988年,亚西机器厂徐崇智在狮子山发现清乾隆五十二年一楚姓墓碑,刻有“五通厂小地名狮子山”字样。由此可知,在乾隆年间即形成了“五通厂”,嘉庆《犍为县志》的地图上也标有“五通厂”名。
清乾隆末年,盐业有较大发展。嘉庆《犍为县志》载:“五通桥盐泉大旺,日需煤数十万斤,水运陆负,日活数万人,为利甚溥,所谓‘川狱效灵者’”。时煤、竹、麻、铁、盐等物资的运进和运出,使两河口成为运销集散地。在把物资从两河口运往平坝、辉山、柑子桥、鲝草滩时,途经印石沟。由于溪沟相隔,影响骡马、人力通行,因此五通厂于乾隆五十八年集资修建了一座石拱平桥,名为“五通桥”。清嘉庆五年(1800),犍为县知县程尚濂有《五通桥观煎盐》诗一首,这是“五通桥”一名最早的文字记载。嘉庆《犍为县志》曰:“五通桥,县东北八十里,通乐山,长六丈四尺,高一丈六尺,阔一丈五尺,乾隆五十八年修,今为盐荚聚会之所”。因此,“五通桥”名的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八年至清嘉庆五年之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五通桥地名系厂、桥结合,即由五通厂集资修建“五通桥”。随着历史的推进,“五通桥”由桥名演变为地名,即今区名。
——文字来源于《五通桥区志》(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