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之深井汲卤制盐制作技艺(区级)
五通桥盐业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水经注》、《华阳国志·蜀志》、《嘉定府志》、《四川盐政史》等书均有记述。深井汲卤制盐制作技艺于2012年5月被列入五通桥区非遗保护名录。
北宋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4),川南一带出现新型盐井—卓筒井。至熙宁年间(1068-1077),嘉州一带似此卓筒井者颇多。卓筒井采用机械钻凿即冲式顿钻凿井法,将钻头園刃固定于碓头,足踏碓梢,带动凿头顿击井底,破碎岩石。清代至民国初,盐井钻凿技术发展较为完善,凿井工序繁杂,钻头和钻具进一步改进,测井以及补腔、打捞和淘井等一整套钻修井技术非常成熟,被誉为世界第五大发明。
提取盐卤早期采用卓筒井提取方式,卤水通过卤筒之下压力和卤水之上张力,从筒脚阀门进入卤筒内,催牛挽车,将卤筒推出井口。卤筒出井后,汲卤工人用铁钩打开筒底阀门,卤水溢出。后来一些大井为多汲卤水,加高天车,加长卤筒,提高汲卤轮次,这种提捞采卤法沿用到解放后。
提取的卤水采用输卤笕竿输送至灶房,笕竿采用梢长粗壮、皮厚结实、耐腐蚀的楠竹,打通竹节,头尾相连。根据卤水流向连成线路,直通灶房,楠竹的头尾间衔接处、周围缠以麻绳麻筋、加竹楔紧固,利用压差和连通器原理,使卤水在竹管中自然流动。
解放前及公私合营前的传统巴、花盐均系手工业作坊式生产,制盐工艺落后。卤水进入锅中,始开火熬煮,沸腾后再徐徐加入卤水,控制“一线水”的卤量,昼夜不停地注入锅内,保持锅满不溢出,维持卤水的饱合浓度,使其不漏锅,称为“撵水”。煮干成盐再扒出浮面渣盐和胆水,就生成锅巴盐,称为两天一火的巴盐,烧三天两夜的锅巴盐称为三天一火的巴盐。用小圆锅生产的巴盐两天一火的每饼重约300公斤,三天一火的每饼重约350公斤。
据1947年数据,五通桥共有卤井5805眼、灶935户,年均产盐达5万吨,最高年份达6万吨,直接、间接依靠盐业为生者达6万余人。民间流传“金犍为、银富顺”(“金犍为”实指五通桥)。《四川盐政史》统计,仅1914至1949年的35年间,五通桥共产盐168万吨。1986年,五通桥年盐产量突破40万吨大关,居全国第一。21世纪后,年盐产能达200万吨…。历代盐商、盐工们在五通桥这个方圆仅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千年盐城里,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以自己的首创和奉献精神,先后开凿了10000余口盐井,“脚路圆刃两百斤,凿断千山万山脉。”千百年来,五通桥已累计生产食盐数千万吨。遗憾的是深井汲卤制盐制作技艺已经消失,其传承人大都已经逝去。